欢迎访问趣读史网!微信公众号:a0668678

中国加入WT0的谈判

时间:2018-01-25 14:10:11编辑:延中


2001年11月10日下午,世界贸易组织第4届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此举标志着中国长达15年“复关”和“入世”进程的结束,宣告了一个历史性时刻的诞生。

世界贸易组织(即WTO)是战后建立的第一个世界性贸易组织,也是当前世界多边贸易体系的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它自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其前身是1948年正式生效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即GATT)。

中国是GATT的23个创始缔约国之一。由于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没有参加GATT的活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逐渐恢复同GATT的关系。1986年7月,中国政府正式向GATT提出恢复缔约国地求全责备面参与位的申请,并旋即开始全面参与GATT。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

翌年3月,GATT设立中国工作组。一开始,我国便确定了“复关”三原则,即:要求恢复缔约国地位而非重新加入;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以关税减让为承诺条件,而非承担每年增加一定比例的进口义务。此后中国政府多次阐明这一基本立场:

第一,GATT/WTO是一个国际性组织,没有中国的参加是不完整的;

第二,中国要参加毫无疑问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参加;

第三,中国的参加以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为原则。在“复关”及其后的“入世”谈判中,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了这一原则。

中国通向“复关”和“入世”的征程崎岖坎坷,前后共历15个春秋,数度起落,几经波折。总体上经过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对中国贸易体制的审议阶段,从1986年开始一直持续至1992年。其间,GATT中国工作组共举行10次会议,对中国的外贸体制、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服务贸易和外资管理等进行审议。由于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对外贸易国家垄断,中国的外贸体制与关贸总协定的要求差距甚大。

缔约国要求中国尽快改革经贸体制,并以此为中心提出数以千计的口头或书面问题。其间,中国政府由经贸部组团,先后组织外交部、海关总署、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务院特区办、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物价局、国家商检局、国家统计局、国家体改委等部委参加GATT中国工作组会议,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外贸体制改革、关税制度等专题进行口头答疑。

1989年以后,国际风云突变,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中国的“复关”遭遇不利的国际形势和环境。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将“复关”当作对中国施压、促变的一张王牌来打。一些西方国家也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产生疑虑,把1988年开始的“治理整顿”视为倒退。

在此气候下,中国的“复关”谈判受阻,陷入停滞状态,直至1991年11月美国国务卿贝克访华、中美双方互作让步达成协议(美国支持中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中国同意台澎金马地区以单独关税区加入关贸总协定)后才出现转机。

1992年2月,中国问题工作组第10次会议举行,基本结束了对中国外贸制度的审议。邓小平南巡谈话以及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也给复关谈判注入新的活力。同年10月,中国工作组第11次会议举行,开始讨论中国复关议定书的框架。至此,复关谈判进入关键性的第二阶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