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1-23 13:26:51编辑:欣博
泰虽不才,二婿亦皆儒流。泰有二子一女,而姨氏亦同是,皆天伦至乐,不可以幸得也。噫嘻难哉!先生天性好善嫉恶,虽未大行于天下,然《劝善》一记,千载不磨;且倡议率族置祀产、创祀屋、立祀户,奉先御下,睦邻恤贫,政施于家,炳炳朗朗,较之卑官一任,泽及何如!先生修家乘将成,于己无一言,余适至,因略叙先生夫妇之名号于此。
论曰:世称大丈夫之生也,贵于立德立功立言。先生立德于孝弟,立功于宗族,立言于文章,实无忝于所生也。故天锡之以家业优裕,多富也;皓首齐眉,多寿也;桂兰茁秀,多男也。古之“三祝”兼之矣!若先生者,世岂多见哉!
由这篇传记我们可知,郑之珍从小眼睛不好,也由于“目病艰于书写”,所以“大考则终坐”,未能博得功名。他曾入多人门下习学《春秋》《礼记》,并游学太平(从上文其母鲍氏的嘱咐看,似应是塾师)。他有子二,名为元(卷一世系表为“政元”)、调元,有女二,名蓬仙、莱仙。
郑之珍代表作品有哪些?
时寓秋浦之剡溪,乃取目连救母之事,编为劝善记三册。敷之声歌,使有耳者之共闻;著之象形,使有目者之共睹。”郑之珍屡考不第,直至中年弃考从教,便座学于祁门、石台一带山村,塾教之余,据《佛说孟兰盆经》情节将徽州民间传说、爱情故事揉和进去,潇潇洒洒编成了《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三册100折。
郑之珍编写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在民间舞台上久演不衰,“支配三百年来中下社会之人心”,并随徽商流寓大半个中国,对徽剧、川剧、汉剧、豫剧、昆曲等诸大剧种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叙伦堂在哪里?
寻找郑氏宗祠“叙伦堂”,去瞻仰晚唐时期郑传的“司徒世家”。然而,“叙伦堂”宗祠已失去了昔日“司徒世家”那种辉煌与宏伟,宗祠的门厅与寝堂已全倒塌了,只剩下享堂孤零零在秋风中吟呻。再也找不到“清溪鱼跃禹门浪,幽谷茑迁乔木林”那种美景了。
叙伦堂,位于歙县石潭村。建于明万历初,清代曾维修。五楹三进,通面阔15米,进深45米。因中进有大小梁100根,故又名"百梁厅"。由于地处山谷,地基有限,大门前即为小巷,不留广场,门厅内外廊入深亦较浅,不足8米,门楼低矮。
中进入深14米多,高大宽敞。前天并宽9.35米,深6.6米,足够采光。中进前廊轩棚在双步梁上设莲花盘斗,立瓜柱一对,上承大檐仿,每间枋上再承一对小梁,梁上置金柱。枋与小梁相接处,装倒挂花插,配上枋下雕作的垫木和梁下雕花雀替,非常精美。后进因靠山,台基较高,虽无楼,其侧立面与中进亦相衬。现为歙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