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读史网!微信公众号:a0668678

党项羌族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党项羌族与唐朝有什么联系?

时间:2018-10-30 13:20:49编辑:颜延


回顾中国的历史,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之间的臣属关系总是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是由他们的利益所决定的,党项羌族与中原政权的关系也走不出这种特定的模式。党项羌虽居于西北高寒之地,但早在南北朝时期就与内地的北周政权发生关系。

北周天和元年(566年),北周冀州刺史杨文思因党项羌叛乱而率兵平叛,这是史籍记载党项羌与内地政权发生关系的开始。隋建立后,隋文帝杨坚令将率兵击败吐谷浑和党项,还有一部分党项部落先后降服于隋朝。这一时期的党项羌族已经迁移到了今甘肃、四川之间的岷山地区。

f3058ae28a930efc5ed24c51e75763b2.jpg

西夏文古诗《夏圣根赞歌》里的“黔首石城漠水边,赤面父冢白高河,长弭药人在彼方”,唱的就是这里。到了隋末,党项诸部已经开始强盛起来。

唐朝建立之初,仅有关中、巴蜀、山西等地,其余地区仍处于群雄割据的状态。吐谷浑和党项乘唐朝政权尚未巩固之机,不断侵扰西北各州。武德元年(618年),党项、吐谷浑侵扰唐朝桥州,唐朝益州道行台轨与抚州刺史蒋善合联合抗击,党项与吐谷浑兵败离去。

武德四年(621年),党项又联合吐谷浑侵扰洮、岷两州,唐朝岐山刺史柴绍出兵救援。党项与吐谷浑占据山顶,箭如雨下,柴绍命人弹奏胡琵琶,让二女子翩翩伴舞,有意吸引敌人注意力,然后秘遣精兵从后面进攻,党项与吐谷浑大败,弃兵甲逃走。

此后的武德六年(623年)、武德七年(624年)、武德八年(625年)、武德九年(626年),党项多次侵扰唐西北诸州,沿边松、河、岷、叠、渭等七州都不同程度地遭受战乱之苦,百姓流离,经济受损。但同时,党项羌又派遣使臣向唐进贡。

唐武德年间(618年~626年),党项向唐遣使两次朝贡:一是武德二年(619年)十一月,党项与吐谷浑一起遣使向唐朝贡;一是武德八年(625年),党项独自遣使朝贡。他们向唐朝朝贡主要是为了通过与唐朝的贸易、互市来获取经济利益。只有通过与中原王朝的贸易、互市,党项羌族才能用他们的牲畜和畜牧品换得日常生活用品。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经过数年的励精图治,解除了唐朝北部劲敌突厥的威胁,国内局势也基本稳定下来,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由于唐朝李氏一族的先辈曾长期在鲜卑族建立的北周为臣,世代与鲜卑族联姻,这一历史渊源造就了唐太宗李世民“视华夷如一家”的民族观。

李世民实行了开放的民族政策,对各少数民族实行了“招抚”,使内附的各族日益增多,使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大大改善,形成了“蕃汉合同为一家”的良好局面。党项羌族在这一历史潮流的影响下也大量地归附于唐朝。

唐贞观三年(629年),党项羌族细封部落首领细封步赖也归附于唐朝,唐将内附党项安置于轨州(今四川松潘西北),并实行羁縻府州制,授细封步赖为轨州刺史。其他党项羌族部落看到归附于唐的好处,也纷纷效仿细封部。唐太宗对前来归附的党项各部给予了同样的厚待,到贞观五年(631年),唐朝在党项河曲一带已经设置了60个州,人口多达34万。

此后,随着唐王朝的强盛,内附的党项羌族部落愈来愈多,唐朝又在党项羌族居地新增设州,任命归附的部落首领为当地刺史。党项拓跋部落的首领拓跋赤辞被封为西戎州都督,并赐予国姓“李”,他就是西夏王朝的建立者——拓跋氏的先祖。

早期党项积极向东内迁,归附隋唐王朝,一方面是中原先进文明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另一方面也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所在。部分党项羌部落的内附为后来唐代党项羌的大规模内迁奠定了基础。

在唐朝,党项羌族有过两次大的迁徙,这两次大规模的内迁是唐同吐蕃争夺西域控制权失败的直接产物。唐朝初年,吐蕃族崛起于青藏高原,建立了强大的吐蕃王朝,并不断向外扩张,与唐朝展开了争夺青海及西域的斗争,使这一地区的民族关系复杂化。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