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读史网!微信公众号:a0668678

天波府究竟在哪 历史上真的存在天波府吗?

时间:2018-11-08 19:00:00编辑:中峰


按照清人的说法,杨业在世时,开封城内就有杨家家庙。因位于东京汴梁城天波门外,金水河旁,故名天波府。杨业殉国后,杨延昭请改家庙为寺。这些记载说得有鼻子有眼,似乎宋朝都城里真有杨家府宅。

天波府究竟在哪 历史上真的存在天波府吗?

这种说法究竟是否可信?宋史专家李裕民先生在《杨家将疑难问题考辨》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在杨业那个时代,宋朝根本没有家庙制度。

家庙制度,兴盛于唐代,到五代时已完全消亡,宋初没有恢复,直到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才有人提议恢复家庙制度。司马光在为文彦博所作的家庙碑记中透露了这样的信息:

“唐世贵臣皆有庙”,“五代荡析”,“庙制遂绝”,宋代“久而未讲”。仁宗皇帝考虑到群臣贵极公相,对祖先的祭奉却与常人无异,因此允许文武官员建立家庙。

皇祐二年(1050年),家庙解禁的有关政策正式出台,但很久都没有人行动。因为家庙制度废除日久,当朝的士大夫不仅不知道家中竟然可以设庙,更不知道家庙应该如何修建。

至和二年(1055年)六月,当时的宰相文彦博成了宋时第一个要吃螃蟹的人,但因为不知家庙如何修建,他派人专程去了长安,详细观摩了一杜姓家庙,才确定出蓝图样本,建成了宋代第一座家庙。

从907年五代废止家庙,到1055年文彦博修建家庙,期间家庙制度失传152年,杨业归宋时已没有家庙制度,所以在杨业、杨延昭那个时代,开封是绝无不可能存有杨氏家庙的。

这段历史的厘清,说明清人关于杨业家庙的说辞是想当然的附会,是想象基础之上的杜撰,与故事小说的说法一样,不足为信。尽管杨家没有被皇帝赐宅,但在人们的心目中,他们的功业伟大,被赐豪宅当属情理之中。现实与故事的差别就是这么巨大。

如今开封的天波府也并不是什么遗迹,它于1994年才建成,是一座仿宋建筑群。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开封天波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新版的天波府由东、中、西三个庭院组成。中院为天波杨府的主体天波楼,高24米,面积1000平方米,为夹层重檐歇山式建筑。

天波楼内有很多塑像,一楼大厅设“杨业发兵幽州救主”,二楼有“佘太君杨门选将”,均为大型群雕。两侧的配殿,设置了杨家将故事组雕,东配殿是杨家热血男儿的雕塑,包括大郎代主赴难、七郎单骑闯营、五郎斧砍萧天佐等;西配殿的主角是杨门女将,有穆桂英大破天门、七娘迎战马吐温、八娘九妹杀败耶律方等等。这些内容大多源自故事演义,没有多少历史真实可作依凭。

西院为杨家花园,采用江南园林营造手法,南部挖池叠山,山上建亭,山下修洞,水池上修建九曲桥,临水建有水榭,形成敞开式山水景致,曰“天波碧潭”。东院为演兵场,由点将台、练兵场、大门、帅旗及连接中院的走廊等设施组成。

气势威严的“天波杨府”坐落于开封杨家西湖北畔,东靠北宋皇宫遗址龙亭公园,西临清明上河园和翰园碑林,是今日开封著名的旅游景点。

天波杨府投下了800万巨资,虽然宏伟壮观,但只不过是一座仿宋宅院,虽然参照了《东京梦华录》、《宋东京考》等记载,但离历史真实相距甚远。

其实不仅是开封的天波府,全国各地有关杨家将的不少古迹,很多都是根据故事附会。

京城里根本没有什么天波府。之所以会有天波府一说,可能是人民根据杨家将的功劳,觉得他们应该享受那样的待遇,尽管有很多功劳是人民凭空想象出来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