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读史网!微信公众号:a0668678

魏徵和魏征是同一人吗 唐太宗为何将魏徵比作明镜?

时间:2018-10-17 21:00:00编辑:俊驰


按理说,正当嘉庆宴会,太宗春风得意之际,而且他几分钟前才狠狠表扬了自己,怎么着也得卖个面子吧?但魏徵毫不犹豫,当头就给太宗浇了一盆冷水:“如果要说行德义而使民心悦服,现在远不如贞观初年!”

接着,魏徵就滔滔不绝地直指太宗的错处,说他不再像早年间虚心求谏,功业虽盛,却比不上往年。结果,唐太宗由衷感叹,说除了你魏徵以外,没有人敢和我说这番话。我一定听你的,虚心改过。

除了就事论事,魏徵还常常创作长篇大论的专题论文,进献太宗御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贞观十一年(637年)所上的《谏太宗十思疏》。文中反复提醒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并详细提出十个君主需要经常考虑的问题。唐太宗非常重视这篇奏疏,向魏徵表态说要把它长期放在桌案,经常阅读,引以为鉴。

然而,曾经多次表示会不忘初心,善始善终的唐太宗,却在晚年决策错误频现。一方面是因为太宗功成名就,逐渐骄逸自满,一方面是因为魏徵等元老重臣相继过世,再没有够分量的臣下能影响甚至改变唐太宗的决定。

a9fc33dc944f21784beb95164196f8db.jpg

最显著的例子是东伐高丽之役。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不顾群臣反对,统军亲征高丽,最终铩羽而归。悔愧交加的唐太宗因而感慨地说:“若是魏徵还活着,一定不会让我有这次亲征之行的。”

有魏徵这面明镜在,便能少犯错误。贞观前期的政治之所以胜过后期,魏徵等谏臣功不可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