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7 22:30:00编辑:澄荣
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若从长安出发,向西行进,穿过河西走廊,就会来到西域的最后一个边防重镇——敦煌。这座被茫茫沙漠包围的绿洲,曾经是中西交通的要道,由于往来的旅人在此聚集而繁荣一时。不过,它对世界最重要的价值,是坐落在漫天黄沙中的石窟群。在这些石窟群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的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距离敦煌市东南处25公里以外的鸣沙山上,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至今保留了4.5万多平方米壁画、3000多个彩塑造像。
莫高窟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指“位于沙漠高处的洞窟”,另一种说法是表示“修建佛洞是莫高的功德”之意。开凿洞窟修行这种方式,来源于古代的印度。由于印度地处热带,所以僧侣们在山岩上开凿洞窟,在里面雕刻或绘制佛像,以便膜拜、修行。渐渐地,这种方式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原,并染上了中原文明的色彩。
据记载,莫高窟最初的修建者是前秦时期的一位高僧。366年,僧人乐僔路过敦煌时,忽见三危山上金光万丈,隐隐约约闪现着万佛的影像。为了纪念这一奇迹,他在山壁上开凿了一个洞窟,造佛修行。
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里,又不断地有其他僧人和禅师来到这里,陆续凿洞、造像,最后逐渐形成了一条一千六百多米长的大型石窟群。这个石窟群是集建筑、彩塑和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作品的题材大都取自佛教经典,也有来自道教的传说,还有一些则来自民间故事。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的凿洞造像活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莫高窟的主要功能既是为了佛教徒的修行和传播佛教思想,所以雕刻了数目众多的彩塑佛像。尤其在唐代,佛像既巨大又精美。如武则天时期开凿的一尊高三十四米的弥勒佛,位于第96窟,是莫高窟第一大佛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泥塑佛像之一。
这尊佛像雕刻得上大下小,即头部和上半身的比例超出正常人拥有的比例。这样,在地面上参拜的人向上看时,由于透视错觉,就会感到佛像的宏伟高大,从而油然而生敬仰之情。
莫高窟另一标志性的艺术是“飞天”。几乎在每一个洞窟的壁画中,都画有婀娜多姿的飞天,堪称敦煌最美的艺术形象。在佛教世界里,飞天是音乐舞蹈之神,飞翔在天国中奏乐跳舞,以取悦神佛。在北魏时期,飞天是男身的形象,到了隋代,演变成舞姿优美的女性。盛唐时期的飞天,穿着质地华美的衣裳,缠绕轻盈舒展的彩带,优雅地凌空飞舞,体现出富于韵律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