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2-13 11:03:48编辑:伟楷
爱迪生效应简介:爱迪生效应原理是什么?爱迪生效应有什么重要意义?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爱迪生效应简介
爱迪生效应,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托马斯·爱迪生1883年5月13日发现的,但却要从1877年说起。这一年爱迪生发明碳丝电灯之后,应用不久即出现了寿命太短的问题:因为碳丝难耐电火高温,使用不久即告“蒸发”,灯泡的寿命也完结了。
爱迪生千方百计设法改进,1883年他忽发奇想:在灯泡内另行封入一根铜线,也许可以阻止碳丝蒸发,延长灯泡寿命。经过反复试验,碳丝虽然蒸发如故,但他却从这次失败的试验中发现了一个稀奇现象,即碳丝加热后,铜线上竟有微弱的电流通过。
铜线与碳丝并不联接,哪里来的电流?难道电流会在真空中飞渡不成?在当时,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敏感的爱迪生肯定这是一项新的发现,并想到根据这一发现也许可以制成电流计、电压计等实用电器。为此他申请了专利,命名为“爱迪生效应”。
爱迪生个人简介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发明家、企业家。
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而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人。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爱迪生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9名。
爱迪生效应原理是什么?
爱迪生效应是一种通过热激发发射载流子的方式。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是,提供给载流子的热能使它们能够克服束缚位能(在金属材料中,这束缚位能也被称为功函数或逸出功)。
通过热发射产生的载流子可能是电子或者离子。发射载流子之後原始区域会产生一个於被发射载流子总和大小相同、极性相反的载流子。
不过,如果发射极连接在电池上,则物体上产生的电荷会立即被电池提供的载流子中和掉,最终发射极会达到电平衡,重新回到之前的状态。产生电子的热发射被称为热电子发射。
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却根据“爱迪生效应”发明了电子管(即二极管)。随后,人们又在弗莱明二极管的基础上制成了三极管,促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无线电广播电台于1921年在美国匹兹堡市建立,使无线电通讯野火春风般迅速出现在了世界各地。
爱迪生效应有什么重要意义?
1883年爱迪生在研制和改进电灯泡时,在加热的灯丝及其附近的防污染金属片间接上电流计,观察到电流计中有电流通过,这种偶然的发现就是所谓爱迪生效应。
这个效应是由加热灯丝向周围空间发射出热蒸发电子,从而在灯丝与金属片间形成电流。由于这个效应同后来的电子发现、热电子发射的发现、真空二极管的发明密切相关,因此在科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