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读史网!微信公众号:a0668678

拔刀相向:乌克兰与俄罗斯300年恩仇录

时间:2022-02-23 18:40:51编辑:知本论


05

1991年“8·19事件”后第三天的8月24日,乌克兰政府发表国家独立宣言,正式宣布脱离苏联。1991年12月,乌克兰举行全民公投时,支持独立的总 得票率为90%,其中西部和中部得票率明显高于东部和南部,克里米亚只有54%的人愿意脱离苏联。

独立之后,生活在乌克兰东南部的俄罗斯族对俄罗斯感情深厚,很少把自己当作乌克兰人,把乌克兰当作自己的祖国,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乌克兰的凝聚力。而中西部地区则出现了大批主张民族主义的政党,他们强烈的反俄诉求,加剧了乌克兰内部的分裂。乌克兰的政治家们常常怀有一种强烈的民族主义焦虑感,迫切地想要建立各种有别于俄罗斯的机制和认同。

独立后,民间纪念大饥荒的活动渐渐多起来,但官方一直与之保持距离。直到2002年乌议会通过《实行纪念1932~1933年大饥荒死难者议会听证会》的决议。2003,乌议会发出向人民呼吁书,宣布大饥荒是斯大林当局有意识制造,并将其定性为“种族灭绝事件”。同年9月,时任总统库奇马在58届联合国大会上呼吁谴责大饥荒事件这一“种族灭绝行为”。

为了发展经济,彰显民族独立性,乌克兰一度向西方看齐。乌克兰的政坛也成为了亲俄派和亲西方派斗争的舞台。起初乌克兰政治家有意识地与俄罗斯逐渐拉开距离,要向自己和 世人证明,乌克兰不是俄罗斯。

在独联体事务中,乌克兰总是充当反对派角色,不参加独联体国家安全体系,对签订建立独联体经济委员会的文件一拖 再拖,并联合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在双重国籍问题上反对俄罗斯,阻止独联体国家形成密切的政治经济合作关系,以此来摆脱俄罗斯的影响。

另一方面,乌克兰向美国和北约积极靠拢,先后与美国签署《乌美合作、友谊和伙伴原则宪章》,与北约签订 《特殊关系宪章》。协议规定在乌克兰认为其领土完整、政 治独立和安全受到威胁时,可立即与北约磋商。在这种背景 下,基辅再次对莫斯科采取抵制立场,并牵头在独联体内组建具有离心倾向的“古阿姆集团”。

但美国也不是一个完全可靠的合作者。1991年东欧剧变期间,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承诺向苏联提供10亿美元援助,并在基辅演讲中力挺戈尔巴乔夫,反对乌克兰独立。老布什的态度与一战后美国的态度颇为相似,美国选择支持波兰,却冷遇乌克兰独立运动。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乌克兰 代表团团长阿诺德马乔林曾说过,美国人“对乌克兰的了解和一般欧洲人对无数非洲部落一样贫乏”。因此当老布什的汽车在1991年驶过基辅街头时,有民众挥舞着美国国旗表示欢迎,也有人打出标语:“布什先生,十亿美元给苏联,奴隶制度给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