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08 11:37:07编辑:升升
1846年: 《浮士德的天谴》,传奇音乐戏剧,原设定为演奏会音乐
1856年–1858年: 《特洛伊人》
1860年–1862年: 《比阿特丽丝和本尼迪克》(Béatrice et Bénédict)
三、合唱曲
1824年: 《庄严弥撒》(Messe solennelle)
1827年: 《莱利欧》(Lélio, ou Le retour à la vie)
1827年: 《奥菲欧之死》(La Mort d’Orphée)
1828年: 《艾米尼亚》(Herminie),康塔塔
1829年: 《克利奥帕特拉之死》(La Mort de Cléopâtre)
1830年: 《沙达纳帕之死》(Sardanapale)
1831年–1835年: 《五月初五》(Le 5 mai),悼拿破仑皇帝驾崩之合唱曲
1837年: 《纪念亡灵大弥撒》或《安魂曲》(Grande Messe des morts ou Requiem)
1840年–1841年: 《夏夜之歌》(Les Nuits d’été)
1849年–1851年: 《伤感之歌》(Tristia)
1850年–1854年: 《基督的童年》,宗教三部曲
1849年–1855年: 《感恩赞》(Te Deum)
四、传奇剧
戏剧康塔塔《浮士德的责罚》等。所著《配器法与管弦乐队研究》被世人推崇为近代作曲技术理论的典范。
五、书作
书作有《配器法与管弦乐队研究》(1842年出版)、《音乐的怪诞》(1859年3月出版)、《回忆录》(1870年出版,1878年发行第二版,1881年再版,2017年再版)
柏辽兹的作品特色
一、标题交响乐
在柏辽兹的音乐遗产中占首要地位的是交响乐。他写了四部交响曲,其它管弦乐作品也不少。理论方面他的《管弦乐配器法》很有影响。
在他的作品里,直接继承了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同时又表现了他的大胆革新,创作了自己新型的交响曲即在交响曲的开头和每个乐章都加上标题(有时标题写得很详细),使 音乐与文学更为接近,力图将文学中所描写的生动而具体的形象,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使器乐的表现力更加具体和深刻,这就是常被人们称道的“标题交响乐”。
二、标性内容
柏辽兹以标题交响乐与古典交响乐相区别,强调音乐的标性内容,他认为标题是一种民主的要求,能使音乐得到普遍的理解。对他来说,没有内容,没有标题的音乐是没有的。
为此,他以进步的艺术思想对狭隘、庸俗的艺术见解进行斗争,以新颖的艺术形式深刻反映了当时法国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复杂而矛盾的精神面貌,表现了他们的“叛逆精神”,他大胆地扩大了乐队的配备,使交响乐获得新的音色和乐队效果,并在旋律、和声上踏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这一切,对日后欧洲的音乐文化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如何评价柏辽兹?
一、社会评价
柏辽兹身上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性衰颓时期的精神面貌,但这并不占主导地位。柏辽兹作品的主导方面是他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对幸福的向往和对革命的炽热感情。
当然,对柏辽兹来说,理想和生活的前途毕竟是渺茫的,在他的作品中,也常常流露出对丑恶现实的不满、怀疑、愤慨以及对黑暗的揭露和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