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1-15 10:24:22编辑:胤晨
此时谶纬禅让之说盛行,符命、图书,层出不穷,如“求贤让位”、“汉历中衰,当更受命”、“天告帝符,献者封侯”,王莽则大加利用,献符命的人,皆得丰厚赏赐,有名哀章之人,更献上金匮策书至汉高祖庙,大意言王莽为真命天子,表中有十一人都有官衔。
次日王莽则入高祖庙拜受,御王冠即皇帝位,定国号为”新“,王莽年五十四岁。
至此,西汉灭亡,王莽达到了他的托古改制、篡汉自立的政治野心, 从安汉公─宰衡─假皇帝─真皇帝其计八年,中国历朝除了贵族革命及平民革命之外,另开篡夺之例。
二、新朝政策
王莽做了十五年皇帝,欲有所作为,动引经义,对周礼等三代政治为理想,变法大肆改革,号为新政,却是复古。
首定国家经济政策,立井田制度,奴婢私属,五均赊贷,六筦政策,即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利用公权力控制市场经济,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
下至人民养生嫁娶,官室封国、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仪式皆依周礼,一系列改革,充满理想。
但是百姓未受其利,先受其害,且改革步骤太快,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
“王田”、“私属”,影响了大地主,官僚及商人的利益,加上刘姓宗室失去权位,自然引起不满和抵制。
王莽看不起边疆诸国,野蛮无文明,削王为侯,致使边疆乱起,不得平息。
王莽篡汉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王莽篡汉自立为皇帝后,为了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先后颁发了一系列诏令,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着手进行改制,这在历史上叫做“王莽改制”。
这些改革,有些措施触到了当时社会重大问题,但并没有起到维护王莽政权的作用,相反,改制或多或少触及了大地主商人的利益,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制度本身的弊病,给人民带来了更大的灾难。因此很快导致了王莽政权的覆灭。
公元17年(天凤四年),全国发生蝗、旱灾,饥荒四起。王莽叫百姓煮草根代粮充饥,无效。饥民暴乱,赤眉、绿林军相继揭竿而起。
在公元23年,绿林军一支劲旅起事军攻入长安,商人杜吴杀了王莽,校尉公宾斩掉王莽的头颅,悬挂在城市之中。
王莽篡汉其实是顺应历史要求的,西汉后期社会危机深重,政治动荡,人心思变,整个社会流行所谓汉室当“更受命”之说。这种思潮为王莽篡汉创造了一个舆论上的思想准备。
但是,王莽篡汉以后的改革思想和谋求私利的野心常常结合在一起,使改革的内容十分混乱,其结果是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终于导致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王莽的新王朝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