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8 10:37:30编辑:吉邦
三川解围后,秦二世下诏对比了章邯和李由的战果,讥讽李斯作为一国丞相,竟然使盗贼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李斯害怕秦二世会更严厉地追究他们父子作战不力的责任,就曲意逢迎秦二世,献上了《行督责书》,希望以此博得秦二世的欢心,不对他们父子进行进一步的处罚。
果然,秦二世看到李斯的上奏后,心花怒放,不再提李斯父子的罪过。但恰恰是这道《行督责书》,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因为《行督责书》的最核心观点实际上就是劝秦二世摒弃一切仁义道德,对天下百姓实施最严酷的法治,使他们不敢犯罪,这样天下就安稳,秦二世就可以好好享受了。昏庸的秦二世把李斯的理论视为至宝,对百姓一边压榨,一边严刑峻法,结果秦朝的社会矛盾迅速激化,大大小小的反秦起义越来越多。
李斯保住权势地位的目的达到了,但他的行为却引起了赵高的嫉恨。此时的赵高已经用花言巧语骗得秦二世自我封闭于深宫之中,自己独揽大权,没想到李斯也和自己争着献媚,二人本来就是因为利益才走到一起的,现在有了利害冲突,李斯成为他独揽大权的最后一个障碍,他自然要先下手为强。
赵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谋划后,为李斯设置了一个巨大的陷阱。
一天,赵高找到李斯说:“现在关东都乱得不成样子了,可陛下还是沉溺在声色犬马上,我想劝谏,但无奈身份低微,丞相您作为百官之长,理当为国为民,为什么不劝劝皇上呢?”
李斯哪里知道这是赵高的阴谋,还以为赵高良心发现,以为自己找到了知己,就推心置腹地对赵高说:“是应该这样啊,我早就想对皇上说这些话了。但当今天子总是在后宫,不上朝堂,我想见也见不着,想说也说不了啊!”
赵高见李斯上钩了,就说:“如果您真心想劝谏皇上,我为您寻找机会吧。”李斯点头答应。
此后,每逢秦二世在后宫玩得正在兴头上的时候,赵高就给李斯报信说,现在皇上方便,要见你。这样接连几次后,秦二世大为恼火,他叫来赵高说:“为什么每次我闲着的时候丞相不来,我玩得正高兴时他就来了,丞相是怨恨我,还是对我有什么意见,这不是成心和我过不去吗!”
赵高见火候已到,就趁机添油加醋地对秦二世说:
“如此殆矣!夫沙丘之谋,丞相与焉。今陛下已立为帝,而丞相贵不益,此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且陛下不问臣,臣不敢言。丞相长男李由为三川守,楚盗陈胜等皆丞相傍县之子,以故楚盗公行,过三川,城守不肯击。高闻其文书相往来,未得其审,故未敢以闻。且丞相居外,权重于陛下。”
赵高给李斯安了三个罪名:一是李斯曾参与拥立胡亥一事,但事成之后一直抱怨自己不被重用,于是就有了裂土为王的想法。二是李斯的长子,即三川郡守李由,不积极镇压陈胜的乱军,因为他和陈胜是临乡。听说李斯和陈胜也通过信。三是李斯身为丞相,百官之首,现在的权力已经不亚于皇帝了,但他还不满足。
这三条没有一条有真凭实据,完全是赵高的污陷之词。尤其是第二条,稍有头脑的人都能看出,李由以一郡之力抵挡住了吴广的主力军,为章邯反击争取了时间,这分明是有功,怎么会是有罪!但秦二世居然功过不分,是非不明,相信了赵高的鬼话。
秦二世想抓李斯,但一时又找不到证据,于是就让人查李由与起义军勾结一事,并派人监视李斯。李斯几次见秦二世都不是时候,就知道是中了赵高的奸计。当他听到秦二世要处理他们父子二人的时候,就立即赶往秦宫,准备揭发赵高的劣迹。
但此时的秦二世还在后宫,李斯想见却又没见到。于是,他就上书给秦二世说:“臣闻之,臣疑其君,无不危国;妾疑其夫,无不危家。今有大臣于陛下擅利擅害,与陛下无异,此甚不便。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身行刑罚,以威行之,期年遂劫其君。田常为简公臣,爵列无敌于国,私家之富与公家均,布惠施德,下得百姓,上得群臣,阴取齐国,杀宰予于庭,即弑简公于朝,遂有齐国。此天下所明知也。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如子罕相宋也;私家之富,若田氏之于齐也。兼行田常、子罕之逆道而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韩玘为韩安相也。陛下不图,臣恐其为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