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读史网!微信公众号:a0668678

中美的乒乓球外交

时间:2018-01-24 15:54:06编辑:初桓


1971年4月初,日本名古屋,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正在那里举行。但崇尚宁静的日本人似乎未予多少关注。他们照常徜徉于温馨的樱花树下,流连在朵朵白云与片片红霞间,倾听着伊势湾涛声依旧……

突然,来自西岸大陆的一条消息却使他们如闻惊雷: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北京!于是,这些矜持的日本人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儿。他们敏锐而精明地迅速掂出这条消息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份量。

“事变”最初始自美国乒乓球队队员、圣莫尼卡市立学院学生格伦·科恩与中国乒乓球队队员的交往。4月4日这天,长发披肩的格伦·科恩独自在路边等候汽车接他去体育馆。中国乒乓球队乘坐的大轿车恰巧经过,出于道义,停下来将他捎带上同行。不料科恩却与中国队的著名选手庄则栋攀谈起来,后者竟当场向科恩赠送了一幅1尺多长的杭州织锦表示友谊。

这件事使中国队领队很是不安。是啊,中美两国互相敌视了20多年,还从未在公开场合有过这种接触。如果听任下去,会不会闹出什么严重的政治事件?但硬行阻止,亦使他觉得不妥。更令他惶恐的还不止于此:这天,美国乒乓球队领队格雷厄姆·斯蒂霍文竟然在比赛间隙,主动过来搭讪,希望中国邀请他们访华。这位中国领队一回到驻地,便急急向国内发回电传,如实报告,请求指示。听到这个消息,国家体委等即向中央打了一个报告——那是个不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

其实,他们均有所不知:美国乒乓球队的行为,正是中国高层早已预料到并希望的。原来,美国总统尼克松一直从华盛顿发出含蓄的信号,表示美国准备与他现在所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去他一直称“共产党中国”或“赤色中国”)恢复某种联系。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1971年4月5日,深谙毛泽东战略意图的周恩来在接到国家体委等关于名古屋“事变”的情况以及“不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建议报告后,当即呈送毛泽东。毛泽东同他都很警觉地意识到一个打破坚冰的契机就在眼前。

经过一个不眠之夜的反复思考,他们终于在4月7日凌晨作出决定:批准中国乒乓球队与美国同行的友好交往,并由中国领队正式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这一天,已经是第31届世乒赛的最后一天。

毛泽东、周恩来的这一着棋一时令世界舆论惊讶不已。而由格雷厄姆·斯蒂霍文率领的美国队13名队员,此时也是既高兴又纳闷。因为这是他们做梦也未曾想到的——虽然他们表示出访华的愿望,实际是不敢奢望变成现实的。

4月7日上午10点半,斯蒂霍文在得到中国领队的口头邀请后,立即请示美驻日使馆。阿明·坎宁大使给美国国务院发了一份加急电报。罗杰斯国务卿不敢怠慢,署上个人意见当即送白宫。尼克松看了电报喜出望外,马上决定接过毛泽东、周恩来这一招,批准乒乓球队接受邀请并向世界公开宣告。尼克松感到中国人的主动行动以他意想不到的方式进行着。

而基辛格则隐约感到他面对的是两位旷世外交巨擘。当然,毛泽东、周恩来为了使中美双方都保持一定的体面,又同时向加拿大队、哥伦比亚队、英国队和尼日利亚队发出了邀请。但是,国际舆论都明白,上述四队只是陪衬,因为他们的国家都同中国有着外交关系。其时,整个世界都在焦急地、百感交集地期盼着美国队的北京之行。

 1 2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