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04 15:05:52编辑:锟栋
在那个年代,大凡中国人都有一颗易激动的心,只要领袖发出一声号令,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激动,接下来便是坚决执行。
按照团中央的思路,从城市中动员年轻力壮的、有文化的青年去参加垦荒工作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也是解决当时城市中不能升学的初中、高小毕业生和无职业青年的就业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
但这场垦荒运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仅仅是热闹了一时,主要是由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以及管理不善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它的发展壮大。比如当时的两个全国著名的典型江西“共青社”和浙江大陈岛,每年的人均收入也就200元左右,甚至不足以维持个人的基本消费。
各地经过整顿,撤并了一批垦荒队。后来也大都将垦荒队陆续归并到就近的国有农场或农业合作社内。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垦荒队办得确实很好,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比如,昔日的江西“共青城”,今日已被誉为“鄱阳湖畔明珠”和享有“羽绒王国”的盛名,并因此蜚声海内外;昔日荒凉的大陈岛,今天已是高楼矗立,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被列为全国海岛经济开发建设4个示范岛之一,中国一欧洲共同体新能源实验和示范基地。
垦荒运动是停下来了,可国家的负重仍然要解决。1956年1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 纲要(草案)》中写道:
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上山去参加农业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
这里第一次提出了知识青年“下乡上山”的概念,它强调的是到农村中去,是“下乡”。在新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全国农业发展纲要》首次使用了 “下乡上山” 一词并沿用了好多年。
但后来又为什么改为“上山下乡”的提法呢?这有一个发展过程。早在1958年上海市的宣传报道中曾使用过“上山下乡” 一 词。
1965年,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央安置领导小组组长谭震林在三次会议上强调提出上山的重要性,他认为:“下乡上山,上山应该是主要的,从长远看,上山发展生产的潜力很大。”他的讲话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67年7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的社论。从此,就在全国范围内陆续使用“上山下乡”这个提法了。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对“下乡上山”范围作了明确界定,其主体就是在城市不能升学就业的中小学毕业生。
到了20世纪60年代前期,考虑到小学毕业生年龄小、独立生活能力差,经周恩来总理提议,不再把小学毕业生列为下乡对象。当时,这是一条十分可行的解决就业的道路。
可惜的是,这一年的年初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出现了急躁冒进的错误倾向,对青年垦荒乃至整个知识青年下乡上山活动都是一种釜底抽薪。各部门各地区为了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竞相扩大基建规模,盲目招收新工人。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1956年9月底,全国已新增职工224万,其中有76万是来自农村。由于就业矛盾的突然缓解,青年垦荒运动因此偃旗息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个口号实际也因此而陷入尴尬境地。到这时为止,人们还没有看到一个真正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上一篇:邓小平包产到户的谈话
下一篇:毛泽东最著名的演讲《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