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30 18:01:28编辑:斌楷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国家百废待兴,需要做很多建设,同时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被就业以及粮食问题严重。下面是上山下乡运动背景的详细介绍。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诞生不久,即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新的政府便制定了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方针政策,主要围绕限额的694个大型工业项目进行建设。
五年内,要建立许多中国历史上没有过的规模巨大的钢铁、汽车、飞机、拖拉机、新式 机床、重型机器、发电和矿山设备等工矿企业。五年内,还要改造、扩建一批老的企业。这需要集中多少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呀。
为了动员所有的青年和学生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从事这项伟大的工作,党中央号召全国的青年和学生从祖国的大局出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参加祖国的工业建设。
一时间,一代青年高喊着“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口号,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许多的青年农民也告别了世世代代小农经济的传统生产方式,与社会主义的大生产结缘。
但工业的发展,在当时来讲,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新中国所继承的是一个相当落后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贫穷落后的农业经济根本不能适应工业发展的要求,而旧社会已经存在的城乡差别却进一步扩大。
对于普通的农民来说,摆脱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处境,最好是进城,在城里随便找个工作都比在农村种田好上十倍。这就导致大量的来自贫困乡村地区的农民疯狂地盲目地涌入各个大中小城市,加上1953年、1954年这两年因重工轻农而导致农业粮食的大量减产,无疑拖了工业发展的后腿,也使这一时期本来就人口膨胀的各个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据1952年7月政务院召开的全国劳动就业会议上统计,除了已经安置的失业人员外,当时全国还有失业人员312万人。而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各行各业每年需要增加职工大约140万人,城市中每年直接进入劳动市场的年轻人就有100万人左右,新中国成立前遗留下来需要就业的人员和农村中流入城市的人数,每年也有约100万,他们都是就业对象。
虽然政府在1953年就对农村居民进城加以了限制,并将没有职业保证就进城的农民送回了原籍继续从事农业劳动。就是这样也仍然解决不了日益突出的就业压力的矛盾,且流入城市中的农村人口越来越多,据统计,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中国城市人口由建国初的5800万猛增至9200万,增加的人口主要是农村迁人的农民。
伴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压力所至的,是城镇日益增多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学和就业压力。建国初期,由于新政府在积极振兴国民经济的同时,努力发展教育事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据1994年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育年鉴》所载:1952年底,小学在校学生已由1949年的2349万人增加到5110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49.2%;中学在校学生由1949年的104万人增加到249万人,增长140%,其中初中增长168%,高中增长26%。
但因当时我国的教育规模和结构都不尽合理,中小学生入学率虽然高,但高等教育的发展严重不足且成为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再加上建国初教育事业有一些成就,造成不少新建学校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教育质量,贪多求快,盲目冒进,致使中小学生比例严重失调,很快一大部分中小学毕业生的升学与就业问题就显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