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1-17 13:21:44编辑:帝喆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也曾提到梧桐:“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李白也有"宁知鸾凤意,远托椅桐前"的诗句。实际上,这只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希望。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关于对梧桐的描写:“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春风桃李与秋雨梧桐对比,春风吹的时候,就是桃李花开的季节,有桃李映衬就更显盎然情景。
桃李花,与梧桐叶注解了春秋。诗人以昔日的盛况和眼前的凄凉作对比,描写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乱失去了杨贵妃后的凄凉境况,暗讽了这位重色轻国的君主与美人儿缠绵缱绻带来的终生悔恨。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里,有这样一段描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是诸葛亮出山之前写的《凤翔轩》,以梧桐而明志。
南唐后主李煜也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后主所作此词,描写了孤身登楼的身影,揭示了内心深处隐寓的孤寂与凄婉。“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
五、宋朝
宋词里有关梧桐树的篇目不少。像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等等。从这些词中不难看出,梧桐大都与冷雨凄风相“依偎”。
六、元朝
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历史剧《梧桐雨》是其代表作。剧中直白的抒写了一代君王的爱情悲剧,当唐明皇缅怀曾经与杨贵妃纵情为乐的富贵生活,而难以入睡时,那窗外梧桐树上的潇潇秋雨,激起了他无尽的烦恼和孤恨。风声雨声,惊人魂魄,情景交融,构成一种悲沉苍凉的意境。
“这雨一阵阵打梧桐叶凋,一点点滴人心碎了”。可曾经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一代帝王却彻夜不息,通宵难眠,故人和雨紧紧厮嗷。雨湿寒梢,泪染龙袍,不肯相饶,共隔着一树梧桐直滴到晓。
到此为至,还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词人们为什么非要选择这样一种树木作为冷雨的陪衬物呢?不难想象,可能是由于梧桐能写作桐、梧桐和梧桐树,它们可以单独成字、句,这在有词牌约束的词里犹为重要。
因此,就有了“缺月挂疏桐”、“梧桐更兼细雨”等词句。也可能是因梧桐树声名远扬,象征吉祥如意的缘故。常言不是说:“有了梧桐树,能招金凤凰”吗?词人们认为,只有这高贵的梧桐树,才能与宋词匹配。
但最主要的原因,也许是因为梧桐树的不同之处,与榆树、槐树、杨树和椿树等树种相比,它树干高大,叶子宽阔,雨滴落上去有回声,有韵律,有节奏。这也许就是哪些诗词作者钟情梧桐的又一个姻缘吧。
这种解释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众所周知,芭蕉也是大阔叶植物,所以,就有“雨打芭蕉”这一美妙意境的运用。但芭蕉生长在南方,生活在北方的词人们并不常见,也就不常应用。
李清照一路逃到南方后,写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逃亡到了南方后,写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名句。打动人的,这也正是婉约的宋词具有的艺术魅力所在。
下一篇:枫叶的寓意枫叶象征着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