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读史网!微信公众号:a0668678

乾隆立永琰为皇帝是别无选择吗

时间:2018-02-08 11:05:22编辑:祜信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已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这一年乾隆做了一件大事,就是默立十五阿哥永琰为储君。谕旨两份,一份封在“正大光明”匾额后的匣子里,一份由他自己贴身保管,可见谨慎。

乾隆的立储之路,可以说是走得崎岖。清朝自建立以来对中原文化充满向往,特别是承袭已久的“立嗣以嫡不立长,立嫡以长不以贤”,公开立储的皇位继承制,对他们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比如康熙当年册立嫡长子允礽为皇太子的时候,就明显流露出了立嫡立长的储君思想,就像他在诏书中所说的那样:“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嫡子允礽,日表英奇,天资粹美……”

只可惜事与愿违,嫡子允礽的表现却不贤,经历两立两废的波折后最终让皇四子胤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即雍正皇帝。雍正此人办事直接,更倾向于立贤,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以秘密建储的方式册立乾隆为皇储。

乾隆非嫡非长,身为秘密立储制的受益人,却对立嫡立长有着浓重的情结,企求拥有“先人不能获之福”。于是采用折中的办法,乾隆元年就将他和孝贤皇后所生嫡子永琏秘立为皇储,亲书其名封存在了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或许有些事情确实非人力可以强求,仅仅过了两年,9岁的永琏就不幸病逝了,万般无奈之下,乾隆只好以皇太子的礼仪将其厚葬。在一片怅惘的情绪中,乾隆十一年(1746年)第二位嫡子永琮出生了,乾隆仿佛又看到希望的光芒,只待其年龄稍长一些就定位皇太子。然而这位嫡子的命运更为糟糕,不到两周岁就因为天花夭折了。

这样的打击对于乾隆是深重的,他甚至怀疑这是神圣的天意使然,就像他在诏书中所言:“本朝自世祖章皇帝以至朕躬,皆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似者竟成家法……朕立意私庆,必欲以嫡子承统,行先人所未行之事……此乃朕过耶?”

如果说,嫡长子永琏的早逝带给乾隆的是悲伤,那么第二个嫡子永琮的夭亡给他带来就是绝望了。谁曾想祸事连连,紧接着就是孝贤皇后的病亡,乾隆的理想彻底破灭。

在乾隆写给孝贤皇后的《述悲赋》中,很明显地流露出失嫡的苦痛心情:“嗟予命之不辰,痛元嫡之连弃。致黯然以内伤,遂邈尔而长逝。”

此时的乾隆似乎有点失去理智,将绝嫡的痛苦以飙风般的猛烈发泄了出来,朝野上下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按理说,立嫡的可能性没有了,接下来就该是立长。但是深陷痛苦之中的乾隆像守护绝世的明珠一般,不允许任何人接近这块禁地。自然,常理中的第二序位“继承人”,皇长子永璜便在他心目中成了百般不对,怎样看都碍眼的那个人。

于是,他借着大阿哥在孝贤皇后的葬礼中不够悲伤的由头,挥舞着不孝的大棒将其大骂:“以彼之愚见,必谓母后崩逝,弟兄之内唯彼居长,日后除彼之外,谁克肩承重器?”

在乾隆的雷霆之怒下,牵牵绊绊连三阿哥永璋也给骂了,说是先前还以为你是个可望之才,现在看来出息不大等。总而言之,乾隆认为“此二人断不可承大统”。

可怜两位皇子,就因为年龄比其他皇子大一些,便无端受来如此奇祸,在郁闷和恐慌的心情下先后离开人世。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