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土地兼并问题非常严重,整个东汉一朝,从光武帝开始,地方上的农民起义就从来没有停顿过。但是东汉早期,农民们活不下去了,大多上山为盗,就算攻破城邑,杀死官员,也顶多自称个“将军”什么的。和帝朝以后,起义规模越来越大,矛头也直指东汉中央政权。顺帝建康元年(144),当涂(今安徽蚌埠西南)人马勉起义,自称皇帝。桓帝永兴二年(154),四川李伯起义,自称“太初皇帝”。延熹八年(165),勃海人盖登起义,...
第二次党锢之祸的规模比第一次更大,所牵扯到的范围也更为广泛。年仅14岁的灵帝看了宦官们传递上来的奏章,疑惑地问道:“什么叫钩党?”宦官们回答说:“就是指的党人。”皇帝问:“党人做了些什么,而必须严惩?”宦官们回答说:“他们互相举荐联络,欲图不轨,必须清除!”于是灵帝准奏。大搜捕开始了。逮捕令下达到汝南,汝南督邮吴导奉命去捉拿范滂,可他一到范滂的家乡征羌县,就关上房门,独自闷头大哭。县令郭揖听到这个...
羌族是居住在东汉西北边陲的古老的游牧民族。羌人最早称为西戎,据说周人的祖先就曾与西戎杂处甚至婚配,周文王、周武王都很有可能带有西戎的血统。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周人根本就是西戎的一支。不管怎么说,周人最终东进击败商朝,控制了中原地区,而仍留在青海、甘肃一带的西戎,和中央政权时战时和,最终大部分都被秦国所征服,成为华夏大家庭中的一员。前、后汉时,羌人的游牧区域以青海为中心,南到四川北部,西北接新疆地区...
延熹九年(166),李膺又办了一个案子,成为政治风暴的导火索。河内有一名善于预测吉凶的术士,靠着他三寸不烂之舌,和许多宦官都套上了交情,甚至一度被引见给汉桓帝。他从宦官们口中得知,朝廷不久就会颁布大赦令,于是就怂恿儿子趁机去杀死了仇人。案件被送到司隶校尉李膺处,李膺核实无误,正准备判决,朝廷的大赦令准时下达了。本来李膺是打算释放张成的儿子的,但谁想对方口风不言,泄露出事先知道大赦令的消息。李膺闻言...
政变就发生在梁皇后去世的当年(159)。虽是厕中密谋,梁冀也很快就探查到了蛛丝马迹,他立刻派中黄门张恽统率禁军,把守宫廷。具瑗指责张恽“擅自入殿,图谋不轨”,派人把他捉了起来。看到时机紧迫,桓帝就亲到前殿坐镇,把内朝的尚书们都召集起来,分派士兵守卫皇宫。然后派具瑗和司隶校尉张彪一起率领羽林军和虎贲军千余人,包围了梁冀的府邸,派光禄勋袁盱持着代表皇帝权力的节杖,去收取梁冀的大将军印信。梁冀看到大势已...
汉桓帝初继位的时候,朝政大权仍旧掌握在大将军梁冀手中。梁冀愤恨李固、杜乔二人一直和自己对着干,就想寻机将其除去。建和元年(147)十一月,清河人刘文企图谋反,暗杀了国相谢暠,想要拥立清河王刘蒜做皇帝,事情败露后被处决,刘蒜也被贬为侯爵,不久后自杀。梁冀感觉这是一个好题目,于是串通宦官们对桓帝说:“李固、杜乔两人,在当初我们拥立您当皇帝的时候,就老大的不乐意,还说您没有足够的德性登上至尊宝座。此次刘...
安帝亲政并没有几年,延光四年(125)三月,他南巡到叶县(今河南叶县西南),突发重病而死,年仅32岁。安帝的皇后是荥阳人阎姬,因此在邓氏族灭以后,外臣中最受重用的就是皇帝的舅舅、大将军耿宝以及皇帝的妻兄、大鸿胪阎显。阎皇后没有生子,嫔妃李氏生下一子,取名刘保,令阎皇后非常妒忌,于是毒死李氏,还奏请安帝废黜了刘保的太子地位,贬为济阴王。安帝去世,阎皇后和哥哥阎显,以及宦官江京、樊丰等人商议说:“如果...
汉安帝名叫刘祜,他的祖父是汉章帝刘炟,祖母为宋贵人。宋贵人因为生下儿子刘庆,遭到当时的窦皇后的嫉恨。建初六年(82),窦皇后诬陷她“厌胜”(也是一种诅咒害人的方法),派小黄门蔡伦前往审讯。最终宋贵人自杀,刘庆因此与太子宝座无缘,被封为清河王。清河王一直待在首都雒阳,直到殇帝继位后的延平元年(106),才离京回国,因为其子刘祜聪明可爱,邓太后特地下诏允许刘祜留在都城。当年八月,殇帝刘隆去世,大臣们都...
所谓宦官,是指因为失去生殖能力而被送入内宫服侍君主及其嫔妃的男性,原本以天阉或遭受宫刑(割去生殖器的刑罚)者为多,后来则几乎全是从小故意阉割,然后被送入宫中的。许多皇帝都认为这些宦官没有子女,家在宫中,既便于控制,也不会想要谋反篡位,比外面的大臣们要可靠多了,往往把自己懒得处理的政务都交付给宦官。可惜无制约的权力容易使人腐败、变质,宦官们也不例外。当然,并非掌握一定权力的宦官全都喜欢揽权擅政,扰乱...
窦氏兄弟在和帝朝初期,几乎完全掌控着朝政。当时名义上最尊贵的官职是太傅,窦宪看前太尉邓彪为人胆小怕事,名声倒很响亮,就推荐由邓彪出任太傅。此后窦宪想要做些什么,在外朝就指使邓彪率领百官上奏,在内朝就恳求窦太后盖章批准,诸事都得以畅行无阻。然而窦宪并没能开心太长时间。章帝去世后不久,齐殇王之子、赐爵都乡侯的刘畅来到雒阳,和窦太后勾搭上了。窦宪唯恐权力被刘畅所夺,就派刺客暗杀了刘畅,并且嫁祸于刘畅之弟...
刘炟是明帝刘庄的第五个儿子,生母贾贵人,是明帝马皇后的表姐妹。因为马皇后没有生子,明帝就把小刘炟托付给她抚养,并且说:“人不一定要自己生孩子,但一定要自己来抚养孩子。”刘炟19岁继位,是为东汉孝章皇帝,尊马氏为皇太后。他一直把马氏当作亲生母亲一般孝顺,把马氏的娘家人当作自己关系最近的亲戚,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而对于生母贾贵人,明帝只是厚赐财物,礼仪规格比作藩王太后而已。明帝马皇后,也就是章帝马太后...
东汉政权的重要支柱是豪强地主。光武帝刘秀本人就是南阳大族,南阳郡和河北诸郡响应他起兵的,也都是拥有宗族、宾客、子弟的豪门势力。这些豪族们为了在新莽动乱中保住自己的产业,很多都建筑坞堡,搜集装备,豢养自己的武装。动乱年代,这些坞堡还能起到保护部分百姓的作用,天下太平以后,却变成了横行乡里,称霸一方的恶势力,他们兼并土地,大养奴婢,地方政府根本无力制约。光武帝既然依靠这些势力起家,当然就感情上来说不愿...
三国时期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个别英雄人物扭转了历史的走向。毫无疑问,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它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而决定这次战争结局的众多人物中,周瑜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长期以来,受戏剧小说等影响,周瑜一直被塑造成一个气量狭隘之人,甚至被诸葛亮活活气死。其实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很有雅量英雄人物。他出身名门,其父为东汉末年洛阳令周异,其堂祖父,及堂叔皆位至列三公之一的“太尉”。成长在...
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都城定在洛阳,因此历史上称此王朝为东汉或后汉,以与刘邦建立的西汉或称前汉朝相区别。东汉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朝代,它并非从废墟中新建起来的政权,相反,它延续了大部分西汉朝的典章制度,也延续了大部分西汉朝的社会矛盾。光武帝不像王莽那样鲁莽,他希望用比较和缓的方式来改革社会,削弱矛盾。他首先需要解决土地严重兼并的问题,但不论何种解决方式,都必然会触犯地主、豪强的利益,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中...
赤眉军的主要成员都是失去土地的贫民,他们虽然拥立刘盆子做皇帝,却根本没有建立一个完整而巩固的政权的能力,进入长安城后更是重蹈更始帝的覆辙,将领内讧,士卒抢掠,搞得一团糟。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豪强、地主们只得联合起来,建筑坞堡自保,以对抗赤眉军。赤眉数十万大军很快就消耗光了城中的粮草,于是放一把火烧光了宫室建筑,大肆劫掠一番后西向流蹿。刘秀部将邓禹趁机攻入长安。这位声威煊赫的邓大将军,在与赤眉军的作战...
当时河北地区形势极为复杂而混乱,铜马、大肜、高湖、重连等各路农民军,多则十数万,少则数万,四处流蹿劫掠,地主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也往往建筑坞堡,募兵割据。刘秀以汉官的身份巡查河北,所到之处考察官吏,释放囚徒,废除王莽的苛政,最重要的是,他恢复了被王莽改变的所有汉朝官名和地名。这后一项虽是表面文章,却大得地主豪强们的拥护,纷纷表示愿意归附刘秀。当年十二月,刘秀进入邯郸城,西汉赵缪王之子刘林拜见刘...
地皇四年(23)二月,新市、平林、下江、舂陵四支军队会合以后,将领们商量打出汉朝的旗号来笼络人心,遂立时在平林军中的汉宗室、舂陵戴侯曾孙刘玄为皇帝。刘玄原号“更始将军”,因此便下令改年号为“更始”,封刘縯为大司徒,陈牧为大司空,朱鲔为大司马。汉军主力围攻宛城,认为只要攻破了宛城,则西进可直捣长安,东退也可威胁洛阳,并寻机与东方的赤眉军会师。为了保证主力在宛城方面进攻顺利,刘玄还派王凤、王常、刘秀等...
王莽虽然具有远见卓识,但可惜实际执行能力却有所欠缺,他还书生气十足,相信只要制度一变,天下立可太平。他的各项改革措施,根本上脱离社会实际,违背了客观规律,加之在执行过程中被地方豪强反复歪曲、弱化,这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而且改革速度过快,很容易造成反效果,从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比如王莽明令禁止奴婢买卖,地方豪强就把交易从地上转移到地下,奴婢买卖继续进行,但相当多失去田地的百姓却连卖身为奴、苟延残喘...
汉元帝时代,国内政治、经济开始走下坡路,但对外关系却机缘巧合地获得了相当大的成果。事情的起源是匈奴衰弱,五单于并立,其中势力最强的呼韩邪和郅支两位单于,争先向汉朝献媚,送质子、请称臣、请内附,不一而足。汉朝拉一个,打一个,对呼韩邪礼数周到,并且多有赏赐,对郅支则不大理睬,这就引起了郅支单于的极大不满。元帝初元五年(前44)六月,郅支杀死汉使谷吉,然后向西逃到康居境内。康居王和郅支联姻,还借他兵马,...
汉元帝刘奭共有三个儿子:太子刘骜、定陶恭王刘康和中山孝王刘兴。刘骜小时候就很受祖父宣帝刘询的喜欢,给他起表字叫“太孙”,因此元帝虽然宠爱傅昭仪所生的刘康,终于还是不敢废长立幼。竟宁元年(前33),元帝去世,太子刘骜登基,就是孝成皇帝。成帝继续推行以儒术治国的方针,他疏远宦官石显,多次减低赋税,赦免囚犯,并且遣使审查三辅、三河、弘农等地的冤狱。但在吏治废弛的情况下,这些政策并不能真正使民众得到好处。...
魏郡有一个名叫王禁的官僚,多置妻妾,共生了四女八男:长女王君侠,次女王政君,三女王君力,四女王君弟;长子王凤字孝卿,次子王曼字元卿,三子王谭字子元,四子王崇字少子,五子王商字子夏,六子王立字子叔,七子王根字稚卿,八子王逢时字季卿。其中王政君喜欢读书,擅长抚琴,相貌美丽,性格温柔,18岁被选入宫中。当时还是宣帝在位,太子刘奭,也就是后来的元帝,非常宠爱一名姓司马的侍妾。司马氏年纪轻轻就病死了,临终前...
哀帝刘欣,本来是定陶恭王刘康之子。刘康是元帝刘奭的儿子,因为元帝宠爱其母傅婕妤,爱屋及乌,对这个儿子也非常喜欢,甚至一度想废黜太子刘骜(成帝),改立刘康为继承人。但这件事终究没能实行,刘康被封定陶王,带着母亲傅婕妤离开了长安城,归藩就国。刘康有许多妻妾,其中丁姬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刘欣。刘康早死,刘欣袭爵为定陶王,绥和元年(前8),他和叔父、中山王刘兴同时入朝觐见。他的祖母傅婕妤(此时已被尊为王太后...
元寿二年六月,汉哀帝驾崩,他没有儿子,王政君、王莽和大臣们商议,迎立年幼的中山王刘箕子继承皇帝宝座。刘箕子就是前此被傅太后陷害而死的元帝冯昭仪的孙子,后来改名刘衎,即西汉孝平皇帝。平帝继位时年仅9岁,由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称制,大司马王莽摄政。第二年改元元始。王莽指使益州当地官员冒充远方小国越裳氏来朝,进献黑、白两尾雉鸡,以供宗庙祭祀。阿谀王莽的许多臣子联名上奏说:“过去大司马霍光有安定宗庙之功,加...
霍光字子孟,是武帝最倚重的冠军侯、骠骑将军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兄弟。霍去病从小养在舅舅卫青家,等到长大成人,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名叫霍中孺。某次他率兵出击匈奴,经过河东郡,河东太守出城迎接,霍去病这才想到,曾听说霍中孺是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于是派人前去寻找。父子相认后不久,霍去病就把异母兄弟霍光带去长安,推荐他担任了中郎——那时候霍光还没成年,才十多岁而已。霍光受武帝宠信,是在霍去病去世以后,他...
燕王刘旦、上官桀等人,并不因为一次失败就肯善罢甘休。元凤元年(前80)九月,他们再次商量了一条毒计,准备让鄂邑公主宴请霍光,趁机埋伏士兵,将其谋害,然后废黜昭帝,迎立燕王做皇帝。密谋未能实现就被发觉,霍光于是抢先一步,诛灭了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丁外人等人全家,燕王刘旦和鄂邑公主恐惧自裁。除掉了政敌,霍光更是威风凜凜,独掌朝政。不久以后,昭帝虽行冠礼(成年礼),但仍然把国家大事全都交给霍光来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