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读史网!微信公众号:a0668678

知青插队的背景介绍

时间:2017-12-04 16:25:07编辑:佑礼


急指示。决定年内减少县以上企业职工人数800~1000万人,从而减少工资支出15~18亿元。

1961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即“八字方针”。 这次会议对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传统作风,纠正“大跃进”的错误,是一个关键性的转折。

5月,中央工作会议又提出精简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决定在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 2000万,1961年就减少1000万,其中职工970万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实属空前绝后。

周恩来在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上不无感慨地说:这个决心要下,其目的是把我们的经济生活来一个大幅度的调整,使之在新的发展基础上来一个大改组。这件事情是领导的决心,也是全民的决心。他还说:下去这么多人等于一个中等国家搬家,这是史无前例的。

以至于中央主席毛泽东在后来谈到这一决策时也感慨万千地说:我们的人民好啊!几千万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在这种情况下,号召城镇知识青年下乡一事又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当时,我国每年的同龄青年约1500万人,绝大部分家居农村,而城镇青年仅有300万人。可就是这300万人,能够继续升学或就业的只是极少数。

为此,中央决定,在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和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中,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动员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参加生产建设。

1962年11月8日,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向中共中央提出了三条安排城镇青年出路的建议,一条是上山下乡;第二条是城市就业;第三条是组织自学。并且认为,从目前和长远来看,安排的主要途径是上山下乡,其具体形式有三种:

第一,组织城镇知识青年到国营农、林、牧、渔场参加生产劳动,这是最主要的形式。

第二,安排到农村人民公社的生产队。不少地方还采取发动知识青年投亲靠友,有的职工偕同家属一道投亲靠友,或者暂时把知识青年编成小组,集体生活,分散劳动。

第三,采取试办半农半读学校或青年农业生产建设队等形式,将知识青年组织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锻炼,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

习惯于农业劳动,适应农村生活后再到农村长期落户。

这次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下乡,带有明显的紧迫感和临时性的特点,应该说还不能算是一场精心组织的上山下乡运动。真正的、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从1963年开始的。

1963年6月29日到7月10日,中共中央召开了6个城市精简职工和青年学生安置工作领导小组长会议。这次会议预示着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来临。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出了调整安置工作方向和改变工作重点的问题,并着重指出,今后15年内动员城市青年学生下乡参加农业生产,是城乡结合、移风易俗的一件大事。

要求各大区和各省、市、自治区都要做长远打算,编制15年安置计划(1964—1979)。计划编成,经审定后,应纳入国家的年度计划和长远计划。

安置城市青年,原本主要是到国有农场去。据团中央1963 年11月对辽宁、吉林、陕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1省和北京、上海两市的统计,1961年以来动员下乡的青年有14.9万人,其中到国营农、林、牧、渔场的11.5万人。安置到国有农场的知青在身份上属国有企业农业工人,按月领工资,并享受劳保福利待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