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趣读史网!微信公众号:a0668678

李元昊简介:李元昊建西夏前做了哪些改革?

时间:2018-10-30 13:48:27编辑:骏骞


清代诗人谢启昆作《元昊》一诗写道:

戎幕千山百万师,雄豪嵬理自开基。

旋风纵击驼鞍炮,盘鸽惊挥鲍老旗。

畜牧皮毛轻锦绮,银牌铁骑召熊罴。

统传五代西平贵,二百年来霸业垂。

这首诗道明了李元昊创帝业、南北征战的戎马一生。李元昊生于1004年,小名嵬理。西夏语“嵬”是“惜”的意思,“理”是“富贵”的意思。史书记载了李元昊性格的多面性,如“性雄毅,多大略”“阴鸷峻谋杀”“性凶鸷,多猜忌”。就是他建立了横跨万里,与辽、宋、金鼎足而立的大夏王国。

cb65d0c596ec2019cbee95234925013e.jpg

李元昊喜欢穿白色的长袖衣衫,头戴黑冠,随身佩带弓箭。党项羌族尚武的精神在他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他喜欢读兵书,《野战歌》《太乙金鉴诀》成为他的钟爱,因此,在他后来的生涯中,“结发用兵凡二十年,无能折其强者”。

除此之外,李元昊在文学艺术方面也有造诣,他擅长绘画,通晓佛学,精通汉、藏语言文字,尤其倾心于治国安邦的法律著作,这一切造就了李元昊成为一个具有文韬武略的人。少年李元昊就胸怀大志,他当太子时,就反对父亲李德明臣服于宋朝的做法。

他曾说:“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当王霸耳,何锦绮为?”他不愿因宋朝的一些小恩赐而放弃自己称帝立国的野心。他一继位,就开始积极准备称帝。

宋朝边将对李元昊的长相、气度、见识曾有过各种各样的传说,使李元昊成为宋朝边将心中的一个传奇式人物,驻守在宋夏边境的大将曹玮想看看李元昊的真面目,派人四处打听李元昊的行踪。听说李元昊常到沿边的榷场来,曹玮便等在那里,但始终未见到李元昊其人。最后让人暗中偷画了李元昊的画像,曹玮看过之后不禁惊叹道:“真英雄也!”认为此人必将成为宋朝边境的大祸害。

时事造英雄,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使李元昊最终成为西夏王国的建立者。李德明病故后,李元昊袭封,他以臣属于宋朝为辱,开始着手做独立称帝的准备工作。李元昊对夏州割据政权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内容涉及年号、官制设置、军事、礼乐、习俗等。

改元换姓。李元昊即位后,首先去掉唐、宋所赐的李、赵姓氏,而改王室拓跋氏姓为“嵬名”,自己改名“曩霄”,还去掉宋朝赐给他的西平王封号,改称“吾祖”(又作“兀卒”,党项语的译音,意为“荒诞”“可汗”“青天子”的意思。与中原的黄天子对立)。他借避父亲名讳,改明道年号为显道,开始使用自己的年号。

建官制。李继迁之前,夏州政权中的蕃落使、防御使、指挥使、团练使、刺使等官职,都是中原王朝对党项羌各部实行羁縻统治时授予的。从李继迁开始“潜设中官,全异羌夷之体,曲延儒士,渐行中国之风”。到李德明时,定都兴州,并“大辇方舆,卤薄仪卫,一如中国帝制”。

李元昊为了给称帝做准备工作,他仿宋朝的官制,设立了文武两班朝官。设置了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御史台、开封府、翊卫司、官计司、受纳司、农田司、群牧司、飞龙院、磨勘司、文思院、蕃学院、汉学院等官职。这些官职分别由党项羌人和汉人担任。

改礼乐习俗。李元昊自认为是鲜卑拓跋氏的后裔,在文化习俗上也开始依照鲜卑人的习俗来规定。夏显道元年(1033年),李元昊颁布了“秃发令”,规定党项羌人不准使用汉人发式,三日之内一律按鲜卑人的秃发习俗剃发,“三日不从,许众共杀之”。他自己率先剃光自己的头顶,并穿戴耳环,以显示与汉人的区别。

9eea6dd345ffdd21b23bb8d0db394d65.jpg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