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05 11:02:41编辑:浩轩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狂飙突起,国家、民族乃至每个中国人的命运都因此而发生了未曾想象到的剧烈变化,曾经按部就班地推行了4年之久的上山下乡运动此时也发生了突变。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爆发。
一批批曾经高喊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口号的下乡知青们, 揣着几年以来积压在心底的不满情绪,似一股股回头之浪,趁着“全国山河一片红”的大好时机,朝着动荡不安的城市倾泻而来,返城的风潮骤然兴起。
“返城”缘于红卫兵大串联。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这个通知是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定的开展“文化大革命” 的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5月25日,北京大学聂元梓等7人,在北大贴出题为《宋硕、陆平、彭佩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什么》的大字报,攻击北大党委。引起了临近北大学校的学生的响应。29日夜晚,清华附中十几名学生在圆明园旧址集会,提出现在应该“大树特树毛泽东思想的绝对权威”,并秘密组织了红卫兵组织,意即保卫毛主席的红色卫兵。
《五一六通知》的下发,使成千上万出生在新中国、成长在红旗下的中学生,滋生了对毛泽东思想的绝对遵从,对毛泽东的指示誓死桿卫的狂热心理。
在对《海瑞罢官》和“三家村” 的批判与讨论中,清华大学附中高年级的一些同学与校方领导发生争执,1966年5月29日晚上,清华附中的学生卜大华、王明、骆小海、张小兵、陶正等,悄悄集会在圆明园废墟上,他们仿效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青年近卫军”那样组织起来,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
在讨论小组名称时,有人提议叫“向日葵”, 有人建议叫“火车头”,但大多数人赞同用“红卫兵”,意即保卫毛主席的红色卫兵。
在名称确定下来后,他们起草并宣读了《红卫兵誓言》:“我们是保卫红色政权的卫兵,党中央毛主席是我们的靠山,解放全人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毛泽东思想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最高指示。我们宣誓:为保卫党中央、为保卫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我们坚决洒尽最后一滴血。”
声势浩大的红卫兵组织的创始人,竟是这群年龄在十三岁至十九岁的中学生。 1966年5月29日,便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红卫兵的“诞生日”。
接着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冶学院、北京石油学院等学校的学生相继成立了 “红卫兵”、“红旗”、“东风”等秘密组织。
6月1日,毛泽东批准广播北大聂元梓等人的所谓“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全国上下为之震动。于是,一场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四大”造反运动,在全国迅速展开,红卫兵组织在京城各校园里蔓延开来,直至全国。
毛泽东对红卫兵的出现,是非常高兴和满意的。“文革” 一开始他就说过:“我历来主张,凡是中央机关做坏事,就要号召地方造反,向中央进攻。地方要多出几个孙悟空,大闹天宫。” 他认为:“我们虽然搞了农村斗争、工厂斗争,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但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我们没有找到一种形式,一种方式公开的、全面的、自下而上的发动揭发我们的黑暗面。” 所以,要来一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上一篇:邓小平带领大家探讨知青就业问题
下一篇:抗战老兵的介绍